中读

言发于心而冲于口,吐之则逆人,茹之则逆余。以为宁逆人也,故卒吐之。”我的语言从我的心里面发出来,从口里面冲出来,我吐出来就得罪人,我吞进去就得罪自己,但他说我宁愿得罪人,所以我最后还是把它吐出来。这段话后面还有一个解释:“君子之于善也,如好好色;其于不善也,如恶恶臭。岂复临事而后思,计议其美恶,而避就之哉!”意思是说一个君子他对于善的东西,就像看到美女一样喜欢,看到不善的东西,就像闻到很臭的东西一样讨厌,这个时候你根本不需要去思考,所以他说话就不怎么计较后果。苏轼的这种思想,其实也体现在他不太有名的两句诗中:“好诗冲口谁能择,俗子疑人未遣闻。”好诗从我口里面冲出来的时候,谁能够进行选择呢?庸俗的人要怎么评价质疑我,我根本不屑于听到他们的声音。

08-27 15:47

0人推荐

0人转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