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是一个缔造“百科全书”式人才的时代。北京大学原中文系副主任、苏轼研究者张鸣告诉本刊,宋代所形成的新型士大夫阶层是集政治才能、学术造诣和文学修养于一身,兼具官僚、学者和文士三种身份。不仅苏轼如此,同时代的欧阳修、司马光、王安石都是这样的情况。而对比唐代出名的李白和杜甫,他们仅在诗文上著称,政治和学问都没有太多作为。张鸣认为,这可以归结到几点原因:首先,北宋开国推行的是以文治国的国策,那么经过一百年的时间,就自然会结出人才的果实;另外,宋代有种全民向学的氛围,不仅有书院讲学,还有很多私人讲学存在。“还有很关键的一点,就是雕版印刷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方式,从而对改变读书人知识储量、士人知识结构、提升全社会文化水平有着深远意义。
09-11 19:05
0人推荐
0人转推